close

美國華人博物館(MOCA)18日開始秋季新展覽「革新中傳統:信息時代中文的命運」(Radical Machines: Chinese in the Information Age),圖文和實物展品,展示了本身包括7萬個漢字、非字母語言體系的中文是如何被運用到打字機上,經過百年技術創新,在信息時代扮演重要角色的。

該展策展人、史丹福大學歷史學教授墨磊寧(Tom Mullaney)17日表示,他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「中文打字機是什麼樣的呢?」著手,在過去十年裡,蒐集了很多東亞信息科技發展的藝術品,反映了打印、電報、打字、運算等方面的技術。

但如何將成千上萬的漢字印刷,在沒有任何字母的情況下設計一部中文打字機?該展入口展示了1926年的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和漢字鉛字,利用11世紀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(比西方古登堡的發明早了五個世紀)。而第一台中文打字機則出現於1890年,由美國傳教士Devello Sheffield設計,但未能批量生產。

墨磊寧說,1850年代電報開始在世界普及,1871年電報技術來到中國,兩名外國人發明了電報密碼,不過用的不是字母而是數字,他們挑選了7000個常用漢字,從「0001」開始用不同的四位數字表示每一個漢字,傳輸中文電報時,先將漢字轉換為四位數字,然後用標準摩

國保生育給付

爾斯電碼(Morse)的點和線來發送。

不過從1900年起,關於中文打字機的奇思怪想,被西方社會用來嘲笑中文,以顯示西方字母語言的優越性,在一些卡通圖片和動畫片中,都曾出現中文打字機的搞笑畫面。

約在1915年,祁暄發明了試驗性中文打字機,它可利用重複圖形「拼寫」漢字。1948年「點陣式」中文打字機出現。不過祁暄的發明在之後並沒有獲得普遍使用,而是1915年從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學系畢業的周厚坤的設計得到肯

幼兒美語教材推薦

定,他發明的中文打字機原型被上海商業出版社採用,並由中國工程師舒振東改良,成為首批大量生產的中文打字機。周厚坤是根據3000個日常漢字設計的打字機,中文打字機有一種可移動的漢字鉛字網格,被稱為「字盤」。

墨磊寧表示,1940年代起,中文鍵盤不斷發展,到90年代,QWERTY鍵盤在中國占主導地位。回顧中文打字機被創造出來,直至現今根據拼音輸入法進行打字的歷程,墨磊寧說,世界上從未有過一台像一幢樓那麼大的中文打字機,也沒有幾千個按鍵的中文計算機,人們的智慧無窮,將超過7萬個漢字用精妙絕倫的設計濃縮到小巧的機器中,值得探索。

該展是

生育補助申請書

中文打字機相關展品首次在東海岸與民眾見面,從10月18日起展至明年3月24日,地址在華埠中央街(Centre St.)215號。
arrow
arrow

    cnvdh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